作者:Christopher Kou
譯者:黃雅苓
「教會」這個詞在福音書中只出現過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在《馬太福音》。最有名的一次,是當彼得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時,耶穌這樣的回答他:
首先重要的是,這段話告訴我們,基督教的教會不是一般有共同興趣的俱樂部,它是基督耶穌自己建立的。這是唯一一個存到永恆的人類組織,甚至連陰間的門都能夠勝過,不是因為它靠的是人類的蠻力撐著,而是因為有耶穌撐腰。
教會是耶穌透著祂的死亡和復活所拯救的人們。因為教會是那些被救贖的人們,是耶穌渴望居住的所在,所以救恩能夠在教會裡找著。「知道神救恩的人,都是基督肢體的一部分。」
那麼,這個神的大家庭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討論教會對自己的看法、聖經教導我們如何看待教會,以及現在的教會是什麼樣的,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信經中的教會
教會學(Ecclesiology)是研究基督徒教會的學問。這個詞來自希臘文的 Ekklesia,在新約聖經中通常翻譯為「教會」。教會學包括聖經對教會的教導以及個人的神學信念。
教會的教義對早期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他們在早期的信經中包含了對教會的定義,信經中還包括了像三位一體這樣的重要教義。尼西亞信經於公元 381 年在君士坦丁堡會議中擬定,其中表達了基本的教會學觀念。在這個信經中,我們相信「合一、聖潔、普世性、以及使徒性的教會」。
合一
神的百姓有一個真實的屬靈合一,因為我們都是被同一位聖靈連結在一起的,都是被同一位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所救贖的,也都敬拜同一位神和我們所有人的天父(以弗所書 4:4-6)。教會的合一源於並反應出父與子的合一(約翰福音 17:20-23)。彼得·萊思特(Peter Leithart)指出,人類原本被造是合一的,但因罪而分裂。教會是新的人,在神裡重新連結。
聖潔
神已經將教會從世界中分別出來(約翰福音 17:17-19)。教會是屬神的子民(提多書 2:11-14),是聖殿中的活石,因基督的寶血得以潔淨,讓神能夠居住在她裡面並永遠一起。因為教會是聖靈的居所,所以救恩也能在教會中找到。
普世
教會的普世性來自教會的合一。整個教會包含了從過去到未來、世界全地追隨耶穌的人。特別所有的教會是一個普世性教會的具體表現。在印尼、中國、非洲和以色列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將與他們一起在永恆裡。你對待他們的方式是要對神負責。在現今教會是一個看得見的機構團體,但它事實上涵蓋了所有時代屬神的子民——過去、現在和未來。
使徒性
教會的信仰是由耶穌基督透過使徒們的見證一次交付給聖徒的,並忠心地傳給後代(猶大書 3)。教會是建立在這樣信仰基礎上的(以弗所書 2:19-22)。
相關文章:「生存或者毀滅:為什麼基督徒生活需要信經」——邁克爾·F·伯德 (Michael F. Bird)
聖經中的教會
雖然教會信經和聖經並不對立,但要全面瞭解教會的本質,我們還是得回到聖經,看看經文怎麼說。
教會作為「ekklesia」
在希臘羅馬世界中,「ekklesia」這個詞可以指的是城市公民聚集討論政治行動方向的大會。但新約作者使用這個詞時,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呢?
要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得看看”ekklesia”在舊約希臘文譯本(通常稱為七十士譯本或稱LXX)中是如何使用的。七十士譯本在基督和使徒時代就已經存在,並且為新約希臘詞彙的使用奠定了基礎。我們可以透過Logos聖經軟體中的聖經字義研究功能,來輕鬆查找「ekklesia」在七十士譯本中的用法。你也可以參考希臘文詞典來了解它的各種用法。
(小提示:現在試著使用Logos聖經軟體中的聖經字義研究來查找”ekklesia”,如果你還沒有Logos聖經軟件,可以免費下載哦!它真的很好用。)
我們就會發現,「ekklesia」在舊約中最常用來翻譯為「以色列會眾」(希伯來文為”qahal”)。這個背景有助於我們了解ekklesia在新約中的含義。
那麼,新約中「ekklesia」的用法是否與希臘羅馬時期中的統治或投票集會的「ekklesia」有所關聯呢?舊約中的教會(以色列的會眾)既是政治團體也是宗教團體。這個國家既有公民,也有宗教這雙重層面。
如果這就是新約使用「ekklesia」這詞的背景,那麼新約中的教會也一定是一個兼具政治與宗教的團體。教會的重心和使命既有垂直維度(與神的關係),也有水平維度(與人的關係)。雖然教會與世俗領域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但集會的政治特性在新約中並沒有完全被取消。
「ekklesia」指的是所有被神的靈組成的百姓。我們首先在人類的第一個代表亞當身上看到這一點,當神將氣息吹入他的鼻孔。在西奈山,因神的同在以及居住在會幕中以色列成為立約之國。在五旬節,聖靈充滿教會,使神的百姓成為祂的居所。
教會作為敬拜的群體
然而,教會與希臘羅馬的集會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希臘的集會是為了公共事務,更進階是政治目的,並非是宗教性的聚會。
相反,教會的最高並且最主要的呼召是敬拜神。當第一世紀的教會在耶路撒冷聚集時,他們專注於使徒的教導、他們一起團契、一起擘餅及一起禱告。就像以色列的集會一樣,基督徒的教會是一個信仰的群體,因為這個集會不是由世上的城市或國家議會所召聚,而是由神親自召集的。
教會這敬拜特質是被設計為聖靈居住的殿(參見哥林多前書 6:19)。因為耶穌是活石,是房角石,神的子民也是活石,被建造成為我們神的居所(參見彼得前書 2:4–5)。
像祭司利未人一樣,基督的新祭司的國度也必須潔淨所有因罪所帶來的不潔,才能進入這聖殿(參見出埃及記 29:4;30:19–21;哥林多前書 6:9–11;希伯來書 10:19–22)。這在舊約中是透過各種洗禮儀式來呈現,而在教會中則是藉著洗禮。基督洗淨我們,然後邀請我們進入這位創造萬物的神的聖潔同在中。
教會作為宴會的群體
如果教會是一個敬拜的團體,那麼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它也必須是一群參加宴會的群體。神百姓的聚集通常少不了大家一起吃和一起喝。
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在他們進入應許之地後,要來到祂面前,並且吃喝(參見申命記 14:22–29)。注意,他們不只是單純聚在一起吃飯,而是要意識到他們來到神的面前吃喝,這是在神面前的敬拜行動。因此,他們不可將這當作自己的私宴,只邀請自己的親人朋友,而是要接待利未人、孤兒、寡婦和寄居在他們當中的外邦人——那些最貧困的人。
同樣,耶穌基督的教會中,耶穌邀請我們,並命令我們在神的同在中一同享用餐點。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作為熱情的主人,將祂的身體和寶血作為記號給我們,說:「拿著,吃,喝。」如同以色列一樣,神不喜悅我們只有自己享用(參見哥林多前書 11:20–22)。這是一頓屬於所有神百姓的宴會,不僅表現出我們的合一,實際上也促進並鞏固了這種合一(參見哥林多前書 10:16–17)。
教會作為政治團體
雖然教會的敬拜性和宴會性質更容易被人理解,其「政治性」較難以明白,甚至可能會引發爭議。因此,我們有必要仔細探討驗證其性質。
如同我們先前所見,耶穌基督的教會遠超過希臘城邦的政治體系,但它並不因此就少了這種性質。「政治」(*politic*)這個詞本身就與「城市」有關。希伯來書提到舊約中的一位聖徒 – 亞伯拉罕和先祖們「…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但他們在世時並未得到這些應許的實現(參見希伯來書 11:10–16)。
有關於這些信心的英雄,希伯來書說道:
與那些只盼望神應許實現的人不同,希伯來書將我們對神的城市到來視為現今已發生的事實:
教會領袖作為牧羊者和君王
一個城市(polis)意味著有一個政治體制——也就是治理結構。
當我們說「牧師是牧羊人」時,大多數人會毫無異議地接受,畢竟「牧師」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就是牧羊人。但如果我們說牧師也是統治者或君王,有些人的眉毛就會開始挑起來,表示有異議。
大多數人習慣將牧師視為某種「先知性」的職位,因為牧師講解聖經,宣講天國的福音。有些新教徒甚至會認為牧師也有「祭司」的職分,儘管我們並不像天主教那樣保持一個持續的特殊祭司制度。但我們可以說,牧師同時具備祭司和先知的角色。
然而,聖經中「牧羊人」的實際意思中,比起祭司或先知其實它更具有君王的性質。在舊約和古代的圖像中,牧羊人的杖並非屬於祭司或先知,而是屬於君王的象徵。那位合神心意的人——整個以色列的牧羊人,他是個利未支派的祭司嗎?不,他其實是猶大支派的大衛,是一位君王。然而,大衛並非以色列的最終極的君王,他只是耶和華的之下統治,祂是以色列真正的牧羊人(參見詩篇 80:1;95:3–7)。
當耶穌說祂是「好牧人」(約翰福音 10:11–14),這其實是在宣告祂的君王身份。耶穌他的身份是最棒的「牧人」(希伯來書 13:20),其實也是表明他就是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牧羊人,曾在西奈山上建立招聚了祂的百姓。同樣的,耶穌再次建立祂的教會,而這次是因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使徒的宣告(馬太福音 16:15–18)。
當耶穌賜下「牧師」給教會時(以弗所書 4:11),他賜下的是祂的「副手」,他們應當像耶穌一樣治理教會。作為神的城中教會的領袖,牧師在大牧人耶穌基督的治理統治下服事。
如果「牧師如君王」這個說法讓人感到壓迫或專制,我們必須記得耶穌是如何治理及統治的,我們就能夠期待他的副手們也是這樣的治理。當門徒們爭論誰為大時,耶穌向他們展示了他獨特的君王風範:
彼得也向他稱為「同作長老」的領袖們發出相同的勸告,說明這牧養的職責不僅限於使徒,他們都有同樣的責任(彼得前書 5:2–4)。
牧師被呼召在教義和基督徒生活的領域中帶領神的群羊,但他們應當以謙卑和服事的心來執行,反映出萬王之王的溫柔。他們同時必須大力地保護群羊,抵擋異端、罪惡和來襲擊的「狼群」(參見約翰福音 10:12;使徒行傳 20:28–31;啟示錄 2:1–3)。耶穌是以捨命的方式治理及牧養他的羊群(約翰福音 10:14–15),那些看守他羊群的人也必須如此(參見約翰福音 15:12–14;約翰一書 3:16)。
作為末世子民的教會
教會的未來(即末世論)是教會學的重要一環。儘管我們如今能藉著耶穌基督,得以接近恩典的寶座並享受神的同在,但這並不是終點。我們雖然已經來到天上的聖城,但這座城還未完全實現。我們現今的身份是這聖城的公民,但不應使我們過度地期盼末世的實現。雖然我們在神的聖山 – 錫安山聚集,但我們依然在等待那那將要來的聖城降臨,並期待那更大的榮耀(參見哥林多後書 3:18)。
耶穌給予教會一個使命,而這個使命本身有著末世的涵義。他吩咐我們要將福音傳給萬民(馬可福音 16:15),藉著施洗和教導,使萬民作門徒,跟隨並順服基督(馬太福音 28:18–20)。教會的使命不僅在於帶領人信主,更是「教導他們遵守」基督的誡命(馬太福音 28:20)。基督擁有了「一切的權柄」,這也決定了我們使命範圍是向「萬國」宣揚,而祂的同在也保證了我們的使命必然成功。
這個以末世為導向的使命帶著政治的意涵。因為神賜予地上掌權者權柄的主(約翰福音 19:10–11;羅馬書 13:1–7;彼得前書 2:13–17),因此教會的使命之一就是呼召這些掌權者向萬王之王屈膝(啟示錄 1:5;17:14;19:16)。使徒約翰在描述他對新耶路撒冷的異象時說:
教會應該呼召地上的掌權者,領導他們的國家行在教會的光中,並將他們的榮耀加進天上的聖城。地上的君王若因福音而悔改歸信,他應當鼓勵他國家的人民成為天國的公民,而教會也必須要求他們按照基督的誡命來治理國家。信靠基督不僅導致個人的順服,也應帶領整個國家順服。
來自列國的人民都應列入教會,成為基督「活石」所建造成的聖殿。當神應許將基督的仇敵成為祂的腳凳時(詩篇 110:1;使徒行傳 2:34–35),這並不意味著祂要將萬國踐踏為塵土。腳凳是君王登基的工具,君王的腳輕放在腳凳上,而不是像碾碎蛇那樣地將其粉碎。
大衛稱約櫃為神的腳凳(歷代志上 28:2),而詩篇也將聖殿稱為耶和華的腳凳(詩篇 99:5;132:7)。他的衣裳邊緣──即他雙腳所落之處──卻充滿聖殿(參賽6:1)。因此,被神當作腳凳,其實是變成了祂的聖殿,一個備受尊榮的地位。
基督將作王,直到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哥林多前書 15:25–28)。這不僅僅意味著征服,而是教會的使命,呼喚全地來敬拜基督,最終能夠有一天,每一個膝蓋都向耶穌跪拜,並承認他是主(腓立比書 2:9–11)。耶穌正在將祂的仇敵轉變為神聖城中珍貴的活石——也就是他的教會。正如他曾為我們所成就的一樣。
所有地上的政權有一日終將過去,並讓位於天上的耶路撒冷(啟示錄 11:15),因為我們在這地沒有永存的城(希伯來書 13:14)。在末後,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給父神(哥林多前書 15:24)。屆時,唯有神的城將永遠長存。
因此,基督要求我們首先要忠心於祂的國度。(腓立比書 3:20)。我們現今是要活出未來將成為真實的樣子。當世上的法律違背神的誡命時,我們應當要順服神,而不是順從人(使徒行傳 5:29)。我們應當對所有人都盡力行善,尤其是在這信仰大家庭的人(加拉太書 6:10)。我們要尋求我們所在城市的美善,因為這城的美善,我們也得享一切的美善(耶利米書 29:7)。然而,地上之城的美善並非我們的終極目標,而是為要祝福神的百姓的一種方式。
當代教會的實踐
我們看到,教會的領導架構必須存在,但哪一種領導架構是教會內部時常引發無止盡的爭論和分歧的話題。教會治理(polity)可以大致分為三種主要模式,每種模式依不同宗派又有各自的變化。
1. 主教制(Episcopalianism)
主教制的結構是階層式的治理架構,包括主教、長老(司鐸或神父)和執事。主教負責管理一個地區性教區,教區內包含許多地方堂區,由神父和執事負責管理。在某些教派中,多個教區可能組成更大的區域,由都主教來管理。主教制教會有時會採納使徒傳承的教義,認為使徒的權柄(特別是彼得)通過一條相對不斷的線,傳遞至當今的主教。
由主教、長老(司祭或神父)、執事組成。主教負責一個地區的教區,管理多個當地堂區,並委任司祭和執事負責具體的教會事務。在一些教派中,教區可能組成更大的轄區,由大都會主教管理。而整個宗派可能由一位宗主教或主教會議來領導。有些主教制的治理模式中有 – 使徒傳承 (Apostolic Succession)。這一教義主張,使徒(尤其是彼得)的權柄和使命,通過一條幾乎未中斷的歷史傳承一直傳遞到今日的主教身上。
2. 長老制(Presbyterianism)
長老制的形式在宗教改革時期形成,由於中世紀末期教會濫用權力的問題,當時的改革教會對賦予個人過多的權力持謹慎態度,一個強調信徒皆祭司的理念,因此放棄將神職人員視為一個特殊的教會職位。改革教會認為聖經更提倡代表制的教會治理。每個地方教會由一個長老會(包括治理的平信徒長老,以及至少一位教導型長老或牧師)管理。長老會的部分成員會參加區域性的長老會議(在歐洲的改革宗教會中稱為區會)。最終,區域性的長老會議(Presbyteries)屬於更大範圍的總會貨總議會,代表全球長老制教會。
3. 會眾制(Congregationalism)
會眾制強調當地教會的自主性,不受任何更高層級的教會組織或權威的約束。儘管各地方教會可能選擇與其他教會結盟,但並沒有中央的治理機構要求每個教會遵守。通常這類教會由一位長老或者牧師帶領,又或者多位長老共同管理。
這三種教會治理架構各自有其神學基礎和實踐方式,但無論採用何種形式,都旨在確保教會能在基督的帶領下成長並完成神給予的使命。
因此,基督要求我們的首要忠誠屬於他的國度(腓立比書 3:20)。我們現在就應活出未來的實況。當世俗的法律與神的誡命相悖時,我們應當順從神,不順從人(使徒行傳 5:29)。我們要善待所有人,尤其是信仰的家人(加拉太書 6:10)。我們尋求所在城市的好處,因為其中的好處對我們也是有益的(耶利米書 29:7)。然而,地上城的益處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了祝福神的子民。
結論:我們的合一在哪裡?
無論是支持哪一種教會治理模式的人,大家都努力忠於聖經和早期教會的實踐。那麼,哪一種是正確的?或許,有沒有可能聖經並未明確要求單一的教會治理模式,而是容許多種有效的架構共存?或許有可能。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教會是「一」且「大公的」的。那麼,面對當前教會的分裂,我們應該怎麼理解?答案必須在那使我們合一的主裡找到。
在面對教會分裂時,我們必須共同見證那位拯救我們,並將救恩賜予全世界的獨一的那位。雖然真實且看得見的分裂仍然存在,我們仍需要意識到靈裡根本的合一,我們仍要完成教會對這世界的使命,呼召列國順服我們的主。
所有承認三位一體真神的信徒都擁有同一根源和同一葡萄樹——耶穌基督。我們應當認出那些一起連結於這根源的枝子。正如一棵大樹的主幹可能被一道牆遮蔽,只能看得見各自的枝條,我們的分裂常常讓基督的形象被遮蓋,然而,即使我們有不同的枝子,我們仍然必須向世人展現那共同的根基——基督。
當教會在被分成各個宗派時,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身體?很難想像這些深深的裂痕要如何得醫治。然而,耶穌是那位偉大的醫治醫生,祂能夠醫治祂的教會,儘管這醫治的方式可能和我們預期的全然不同。因此,我們應重新委身於那些使我們合一的事物:聖經中的使徒信仰、以及洗禮和聖餐這兩大聖禮。我們絕不能滿足於一種簡單的、表面的合一,不應為求最低的共同標準而犧牲其獨特性。我們要竭力追求一種真正的合一,這合一扎根於神的啟示和性情。
最重要的是,所有努力的基礎必須是對弟兄姊妹的愛——我們必須渴望合一。我們需要切切地追求並為此禱告,就如同耶穌向天父所求的一樣。
本文編譯自: https://www.logos.com/grow/what-is-ecclesiolog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