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chael F. Bird
譯者:黃雅苓

是否真有福音派神學(強調「福音派」這一修飾詞)?神學是否可以是福音派的,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通常很多的困惑主要來自於對「福音派」和「神學」這兩個詞的不精確定義。我盼望不僅能論證福音派神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更能指出它在後現代中有其與眾不同蓬勃的發展。
目錄
什麼是神學?
神學可以被不同方式來描述有關神的研究,「信仰知識的探索」、基督教信仰的科學、基督教教義的戲劇、基督徒思考的藝術,以及還有其他很多。我們可以採用一個簡單而實用的定義:神學是關於上帝的研究,這些研究是基於聖經的啟示,並在基督教傳統中得到闡釋。
當然,在神學的廣闊領域中,神學有不同的類型或相關學問的分支。聖經神學試圖解釋整本聖經中的主題,或者描述特定聖經書卷中的神學概念。而系統神學則不同,它專注於描述基督教信仰的主要教義,探索這些教義之間的關聯,強調它們在聖經中的一致性和實踐意義,並試圖統一整個基督教信仰體系。另外,實踐神學則著重在應用以及將神學研究所得的見解將其落實,並且期盼它能夠有影響力和塑造禱告、敬拜、倫理、靈性、敬虔生活和事工。
那福音派神學呢?它真是否存在?我們是否需要它?
什麼是福音派?
在我們定義福音派神學之前,首先必須釐清「福音派」和「福音主義」的兩個詞彙,以便準確界定所謂「福音派」的神學特質。當我們談論福音派神學中的「福音派」時,就進入了一個充滿爭議的領域。最直接的問題在於,「福音派」這個詞本身就非常難定義和解釋。
首先,是涉及起源的問題。「福音派」可以在歷史上被定義為新教徒之間的共同信仰立場,這些信仰立場可能源於清教徒或敬虔主義(例如衛斯理派)並在神學觀點、宗教情感和宣教使命方面找到共同點。另外,「福音派」也可以指195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後基要主義,這是源於二十世紀初期基要派和自由派爭論後興起的運動。
在英國背景下也有類似的清況發生。或者,它可以單純的用來描述英國及美國新教中的一種更新運動。然而,在美國,福音派也會被用來形容某一特定的社會宗教群體,甚至是一種選民身份。
問題在於,福音主義作為一種自我認同的標籤,它很難被定義,因為福音派群體極為多樣化,甚至呈現出分裂趨勢。這個問題在美國特別嚴重,因為「福音派」這個詞的意思有種族(白人)和政治(共和黨)上的涵義,而這種含義在北美以外的地區並不存在。有趣的是,現在的「福音派」這個詞需要額外的形容詞來修飾它,例如:
- 保守福音派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
- 進步福音派 (Progressive evangelical)
- 白人福音派 (White evangelical)
- 禮儀福音派 (Liturgical evangelical)
- 靈恩福音派 (Charismatic evangelical)
以此類推,這個詞在於使用過於廣泛並失去其意義。
有些人因為這個詞用的過於廣泛,又或者有政治含義,選擇不再使用「福音派」這個標籤,更願意宣稱自己為「使命基督徒」(missional Christian)、「改革派天主教徒」(reformational Catholic)或「純正新教徒」(mere Protestant),以避免混淆和困擾。我理解這種自我定義的改變,因為「福音派」對不同的人來說意思也不同,為避免誤會就選擇不費力解釋。
然而說老實話,我仍然認同並且堅持使用「福音派」這個詞,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寶貴的詞彙。批評者或懷疑者可以選擇放棄它,但人若要讓我放棄,就必須要等我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福音」(evangel)指的就是好消息:耶穌是以色列的彌賽亞,是萬有的主,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稱義復活,祂並呼召所有人透過祂與神和好。祂呼召人悔改、信靠祂,接受罪得赦免與永生。這個信息,福音(evangel),確實是一個會溫暖我的心,靈魂得釋放,光照我的思想,生命得著激勵的喜樂宣告。
因此,我將自己與這些在我之前的(歷史上的),在我周圍的(全球的教會),在我後面的(在未來的)信仰見證人連結在一起,對於傳福音有熱情,並在認識福音的神和透過聖靈在基督耶穌裡所賜予我們的恩典中得到喜樂。這就是我的福音主義,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過於狹窄,對另一些人來說則可能太過寬泛。
什麼是福音派神學?
那麼,什麼是以福音派方式進行的神學研究,特別是系統神學?
福音派神學是一種強調「福音」的神學。它將福音視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界限和統整點。這是一種以喜悅福音為開端的神學,一種守護福音的神學,並以活出福音、推動福音使命為終點的神學。我認同已故的神學家斯坦利·格倫茲(Stanley Grenz)的觀點:
「成為福音派,意味著以福音為中心。因此,福音派是一群以福音為根基的人,他們致力於聆聽、活出並分享上帝在基督耶穌裡的救贖作為,這救贖帶來赦罪、改變生命,並建立一個新的群體。作為福音派,我們不斷強調,教會的核心是福音,因此,教會必須以福音為中心。」
當我在尋找一本適合神學課程要使用的教材時,我發現有許多福音派的神學家撰寫了許多系統神學的教科書,這些書籍通常充滿了廣義上的福音派觀點。然而,我卻一直找不到一本讓人讀來能夠深刻感受到對福音的喜悅與熱情的教材。隨著我的挫折感加深,我開始更認真地思考,我究竟在尋找什麼樣的書籍。
深思過後,我的課程所需要的是一本能夠讓福音成為核心、界限與統整的神學教材。一本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基督教教義的架構、內容與所帶來的影響的書籍,而這一切都是以福音為基礎的架構與釋經透鏡。因此,最終我決定我自己來寫這樣的一本書!
於是,在2013年,Zondervan出版社出版了我所寫的《福音派神學》(Evangelical Theology),這本書在神學院與大學中頗受歡迎,以至於我在2020年推出了更新版。這次的修訂是必要的,因為讀者的回饋告訴我,有些部分需要簡化,而有些部分則需要更深入。此外,我也意識到,過去的註腳內容太過單一,主要來自白人、男性、加爾文主義的觀點,而缺乏更廣泛的全球基督教對話,以及其他神學領域的視角。
如今,這本書已經超過二十年了,但我依然堅持我的核心論點:一個真正符合福音派信仰的神學,必須在其結構與內在邏輯上根植於福音,並且應當激發出一種真正的福音派敬拜模式,使福音得以傳遍世界。
真有一種神學方法是『福音派神學』? (下)待續
本文章編譯自:https://www.logos.com/grow/nook-what-is-evangelical-theolog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