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s 聖經軟體提供了好些聖經原文字典,我們也可以藉由輸入原文,在原文聖經裡搜尋。
但問題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輸入聖經原文。
Logos為大家提出了一個便捷的解決方案:Shibboleth。
這個字有一個聖經典故,記載在士師記十二1-6,譯為「示播列」,各位有興趣,可以自行查考。
請點這裡下載,並參考下圖下載安裝。
而這個軟體,嚴格說來並不是輸入法,而是讓你在這個軟體中打出所要的古文字,並輸出適合的格式。
裡頭提供了包括希伯來文、希臘文、亞蘭文、古波斯文等文字。
Logos聖經軟件中文博客,幫助您學習使用Logos,更有效地研經講道,進行神學研究和原文學習。關注博客,了解Logos優惠活動!
Logos 聖經軟體提供了好些聖經原文字典,我們也可以藉由輸入原文,在原文聖經裡搜尋。
但問題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輸入聖經原文。
Logos為大家提出了一個便捷的解決方案:Shibboleth。
這個字有一個聖經典故,記載在士師記十二1-6,譯為「示播列」,各位有興趣,可以自行查考。
請點這裡下載,並參考下圖下載安裝。
而這個軟體,嚴格說來並不是輸入法,而是讓你在這個軟體中打出所要的古文字,並輸出適合的格式。
裡頭提供了包括希伯來文、希臘文、亞蘭文、古波斯文等文字。
一般的多重資源顯示功能,已經十分便利我們對照不同譯本。但是Logos聖經軟體設計了一個美妙的功能,可以讓我們一眼看出許多譯本於同一節經文的差異。
打開工具→經文比較,您會看見經文比較視窗 (Text Comparison)。
每次在Logos聖經軟體中切換不同視窗的不同標籤頁,是不是據佔了你寶貴的時間呢?
以下介紹設置標籤頁快捷鍵的小技巧:
打開工具→我的最愛,找到下方的書簽。
再來,決定您想要設定快捷鍵的標籤頁,先點它一下,讓它處於最上層的狀態(注意看,標籤上頭會出一道粗線)。
然後再點書簽下方1-9其中一個快捷鍵,就設定成功了。
例如我將英漢神學辭典設於3,往後在Logos聖經軟體裡,我只要按下快捷鍵cmd+3,該標籤頁就會顯示出來。
建議把常用卻共用同個視窗的功能,例如「全方位查詢」、「資訊」、「複製經文」等設置快捷鍵,往後就再也不用讓滑鼠遊標多繞遠路了。
Logos 聖經工具的定位在於研究聖經和準備講道,本身的資源庫十分豐富。然而有些相對通俗的基督教書籍,並沒有收錄在Logos裡,你在Logos網站中蒐尋不到。
其實Faithlife旗下除了Logos以外,還有另一項產品Vryso,是為了向廣大基督徒提供相對平實的信仰圖書。雖然兩者收錄不同的書籍,凡是購買過的書都共享於同一個使用者帳戶。也就是說,你的Logos資料庫和Vryso資料庫是共通的。你可以在Logos聖經工具中,閱讀你在Vryso網站上購得的圖書,也可以在Vryso的行動閱讀軟體中,閱讀你在Logos網站上購得的圖書(但無法使用Logos的其他專業功能)。
舉例來說,John F. MacArthur牧師的講道集、註釋聖經、每日靈修書,可以在Logos網站上找到。但是他有一些書沒有收錄在Logos裡,卻可以在Vryso上找到,像是Strang Fire、The Prodigal Son、The Gospel According to Paul等等。
下次在Logos上找不到想要的書時,不妨到Vryso去找找,說不定會發現一片新天地。
在一些著作或文章中,往往會看到作者用聖經中某個字的原文來解釋它的含義。但為要方便不諳原文的讀者辨識這個字的讀法,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音譯過來的羅馬拼音。舉例來說,最常看到的是愛的希臘文,以羅馬拼音的形式出現──agape。
今天要分享的是,怎麼用現有的羅馬拼音,去查出真正希伯來文/希臘文的原字。
方法十分簡單,用過大概就不會忘記了:只要在一般搜尋欄位中,輸入g: 或h: ,後面緊跟著你要反查的音譯單字,就會列出它的希臘文或希伯來文。(g代表greek,希臘文;h代表hebrew,希伯來文)
例如輸入 g:agape,下方會跳出相關的希臘文列表。
再舉希伯來文為例,輸入h:hallelujah,則會出現相關的希伯來文列表。
前些日子才介紹過英文版的Logos 7 Basic 免費下載,這對英文讀者來說無異是好消息。現在中文讀者的好消息也來到了:中文基本版已經推出,同樣可以免費下載。(點這裡前往下載頁面。)
裡頭包含Logos 7 Basic所沒有的中文資料,包括繁體、簡體中文和合本聖經,和荒漠甘泉。非常適合入門者使用。對還在考慮購買中文銅包的朋友,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先試用中文聖經。
下載完以後,別忘記將你喜歡的中文聖經設為優先資源,可以首先參考設定優先資源這篇文章。這樣一來,讀荒漠甘泉時,就更方便進一步查詢相關經節。
Logos 7 有許多新功能,經文彙編工具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要來特別介紹裡頭「聖經的本體」(Biblical Entity)這項功能。「聖經的本體」其實指的是聖經中出現的實體。什麼意思呢?稍微想像一下,聖經裡面一切有形或無形的人、事、時、地、物,都一條一條地列在Logos 聖經軟體裡,並且告訴你每一項實體在聖經裡提及多少次(連包括指著該實體的代名詞也算進來),甚至更為你列出每一次出現在聖經的哪一節。
你或許會說,我已經會使用搜尋工具了,還需要經文彙編工具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你想到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卻又只搜尋「馬利亞」時,搜尋工具會把每一個「馬利亞」都找出來,但是你可以打開經文彙編工具,先選擇功能「聖經的本體」,再選種類「人物」,再選次類「女人」,一下子就能找到「馬利亞(耶穌的母親)」,並找出提及她的每一節經文。
下一次,當你想要找的聖經名詞,存在有明確的實體時,不妨試試「經文彙編工具」,你會發現抽絲剝繭的繁重工作,它都幫你完成了。
有時候我們會對某個神學議題感興趣,但手邊除了幾個關鍵字之外,絲毫不知從何研究起。
要是直接在搜尋工具裡輸入關鍵字,得到的結果大概多到讓你難以過濾出有用的資訊。
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限定搜尋的範圍。過去在搜尋聖經結果──中英對照這篇文章裡,就有提過如何限定要搜尋哪些聖經。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要了解關於「基督的人性(或肉身)是否被造」這個議題,就可以輸入相關的幾個關鍵字,像是christ、created、body、nature。
接著,想想哪些特定的人物可能會針對這議題表達看法(例如清教徒約翰歐文),然後以他的著作為搜尋範圍,像是Works of John Owen。
於是就找出了約翰歐文十七冊著作中,出現這幾個關鍵字的頁面。我們可以逐個點進去看完整的上下文。例如第一個結果點進去,看見在約翰歐文《聖靈論》卷二,第三章開頭,就列出了這一章各節的標題。其中有一段標題為「The body of Christ formed in the womb by the Holy Ghost, but of the substance of the blessed Virgin; why this was necessary」。這明顯和我們想要探究的主題有關,可以進一步去閱讀該節。
要是我們還想知道約翰班揚對這事的見解,也可以把範圍設在Works of John Bunyan。
果然找到了約翰班揚在他的《Some Gospel Truth Opened》裡有一節被定名為「He that was of the Virgin Is the Saviour」,內文則提及希伯來書十5和創三15,都與這議題息息相關。也可以循線進一步探詢。
再來看看中文世界的倪柝聲怎麼說的:以「倪柝聲文集」為範圍,以「基督」、「身體」、「造」為關鍵字搜尋,馬上就找到可能的線索。
點進去一看,就看到「造」字出現在哪裡。
這些都對於認識這項議題,有莫大的幫助。我們還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對各種議題進行資料尋整,並聚焦在特定人物或系列的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