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介紹過彌足珍貴的反向逐字對照中文聖經,提到它能快速將中文聖經的字詞反向連結到原文的字詞。有了它,中文字詞和原文字詞都連繫在一起。
而今天要介紹的是2020年新推出的《萊克姆聖經原文字典》(中文版),還能有效地把中文聖經的字詞和原文字詞、詞義、出現在別處時的不同詞義等等連繫起來,同時也讓我們去區分不同用法下的微妙差異。萊克姆是Logos旗下出版社Lexham Press 的中文譯名,這也意味著,這套原文字典是Logos 聖經軟件獨有的資源。在一覽Logos聖經原文工具強大功能的同時,我們可以一起來研讀創世記二十二章1-14節。
什麼是「耶和華以勒」?
使用情境一:讓分析字典常駐在平日研經的配置裡
將和合本聖經和原文字典連繫起來。
例如,在研讀舊約創世記這卷書時,我們可以同時在旁邊打開《萊克姆聖經希伯來文字典》。
我在研讀二十二章時,對4節的「看見」和13節的「觀看」感到好奇,因為它們似乎是同樣的概念。所以我點擊一下4節處的「看見」,於是《萊克姆聖經希伯來文字典》自動為我查詢此處「看見」的原文,將結果顯示出來。
同一時間,因為這項資源是針對該字的「詞條」,所以我的和合本聖經標上了許多反白處:
*「摩利亞」(v.2)
*「看見」 (v.4&13)
*「預備」 (v.8&14)
*「以勒」 (v.14)
而這些詞都與「看見」的原文詞條有同樣的字根:「ראה」。
《萊克姆聖經希伯來文字典》為我們列出不同用法之下,詞條「ראה」帶有細微差別的三十多種含義。
使用情境二:從「解經指南」來看這些同字根的字
打開「解經指南」,輸入出處「創世記22:1–14」,拉到「逐字分析」的區段。
接著我們要來看這些同字根的字。先來看2節的「摩利亞」。我們可以看到縮寫為「ACDWGTTHB」的字典解釋說,「摩利亞」有一義為「Seen of Jah」,也就是「耶和華的顯現」。這也與我們前面所發現,這些詞有一樣的字根「ראה」(看見),意思相符。
當然你也會看到其他的意思,像是「GHCLOT」就告訴我們它有「chosen by Jehovah」的意思,即「蒙耶和華所揀選」。
再看14節。我們分別點擊「以勒」和「必有預備」這兩組詞。下面就可以看到它們個別的形態只差在詞幹。
回來對照《萊克姆聖經希伯來文字典》,我們發現有兩個字義分別帶有「簡單主動」(Qal)和「簡單被動」(Nifal)的詞幹。這就解釋了和合本翻為「預備」時,分別說「必預備」(主動)(第8節)和「必有預備」(被動)。
使用情境三:再由七十士譯本去看對應的希臘字詞。
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式,翻開英文版的七十士譯本,對照《萊克姆聖經希臘文字典》。(你問我,為什麼七十士譯本裡頭的字都是彩色的?答案就在這篇文章裡。)
我們找到14節的兩個動詞,這裡英文字為「saw」和「seen」。它們正好對應到前面所說的,一個主動,一個被動。「耶和華以勒」在這裡是翻為「The Lord saw」。「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則翻為「On the mountain the Lord was seen」。
將整段經文經過對照後發現,除了「摩利亞」經過音譯,其他的字詞都保有原來「看見」的意思,都同屬一個希臘文詞條「ὁράω」。(這點在中文譯本裡就可惜難以達成。我們倒是看見英文譯本做到了,有興趣可以查查「provide」的字源。)
我們在《萊克姆聖經希臘文字典》裡,看不見新約裡的「ὁράω」有「預備、供應」的意思。這表示這個字在新約裡的用法都與「預備、供應」無關。至少我們知道,七十士譯本保留了「看見、顯現」這層意思。
總結
運用上述的方法,我們還能發現歷代志上三章1節(這是聖經唯二提到摩利亞的另一處)也傾向於這樣的意思:「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
再從新約來看,「耶和華以勒」既表示主看見我們的需要(神的羔羊),也表示主所預備的(神的羔羊)必要顯現。而施洗約翰向我們見證,耶穌基督就是神的羔羊。
接續去研讀其他解經家的成果,我們也會發現七十士譯本並不是這種解釋的唯一來源。我認為這並不推翻原本我們所理解的「預備」,反倒能擴大我們對「預備」的理解,知道神是預先看見,才能預先準備,等到了末時為我們顯現。這正合乎使徒彼得的話:「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彼前一20)。
相關資源
《萊克姆聖經原文字典》(中文版)包含《萊克姆聖經希伯來文字典》,《萊克姆聖經亞蘭文字典》以及《萊克姆聖經希臘文字典》。這些資源都包含在Logos 9 中文金版等級以上的套裝裡,您也可以單獨購買中文全功能集來獲取。Logos中文官網目前正在進行7月特別閃購活動,提供一個月的單獨購買機會,買齊一套三本額外有優惠!
Leave a Reply